文章协议: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,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,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。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。

所属经络类型 所属位置
络穴 臀部穴位

别名

穷骨、橛骨(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)、气之阴郄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、胸之阴郄(《西方子明堂灸经》)、气郄(《针灸大全》)、尾骨(《千金翼方》)、尾闾(《古今医统大全》)、龟尾、尾翠骨、骶上(《太平圣惠方》)、骶端、骨骶(《类经图翼》)、龙虎(《经穴纂要》)、尾蛆骨、骶骨(《人镜经》)、曹溪路、三分闾、河车路、云出、上天梯《卫生宝鉴》)、朝天岭(《经穴纂要》、下极(《难经》)

取穴方法

脊骶骨端计三分,伏地取之。足少阴、少阳之会。督脉络,别走任脉。


仰卧屈膝位。在尾骨端下,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即为此穴。

《中国针灸学》
尾骨尖端与肛门之间的中点,伏卧取穴。

主治

《针灸大成》
主肠风下血,久痔瘘,腰脊痛、狂病,大小便难,头重,洞泄,五淋,疳蚀下部,小儿囟陷,惊痫瘈疭,呕血,惊恐失精,瞻视不正。慎冷食、房劳。

针灸方法

《针灸大成》
《铜人》针三分,转针以大痛为度。灸不及针,日灸三十壮,止二百壮,此痔根本。《甲乙》针二分,留七呼。《明堂》灸五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