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药食同源——薏苡仁,别名:薏米仁
文章协议: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,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,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。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。
类型 | 性 | 功效 | 味 |
---|---|---|---|
种仁 | 凉 | 利水渗湿, 健脾止泻, 除痹, 排脓, 解毒散结 | 甘, 淡 |
功效:利水渗湿, 健脾止泻, 除痹, 排脓, 解毒散结
性味功效
《神农本草经》
主筋急拘挛,不可屈伸,风湿痹,下气。
《本草纲目》
薏苡仁,阳明药也,能健脾益胃。虚则补其母,故肺痿、肺痈用之。筋骨之病,以治阳明为本,故拘挛筋急、风痹者用之。土能胜水除湿,故泄泻、水肿用之。
归经
应用
本品淡渗甘补,既能利水消肿,又能健脾补中。
常用于脾虚湿胜之水肿腹胀,小便不利,可与茯苓、白术、黄芪等药同用;
治水肿喘急,《集验独行方》以之与郁李仁汁煮饭服食。
治脚气浮肿,可与防己、木瓜、苍术同用。
薏米赤豆粥(《经验方》)
本品能渗除脾湿,健脾止泻,尤宜治脾虚湿盛之泄泻,常与人参、茯苓、白术等合用,如参苓白术散(《和剂局方》)。
薏苡仁粥1(《外台秘要》《广济方》)
薏苡仁海带汤(《李时珍述药菜谱》)
珠玉二宝粥(《医学衷中参西录))
本品渗湿除痹,能舒筋脉,缓和拘挛。
常用治湿痹而筋脉挛急疼痛者,可与独活、防风、苍术等同用。
若湿热痿证,两足麻木,痿软肿痛者,常与黄柏、苍术、牛膝同用,如四妙丸(《成方便读》)。
本品药性偏凉,能清热而利湿,用治湿温初起或暑湿邪在气分,头痛恶寒,胸闷身重者,常配伍苦杏仁、白蔻仁、滑石等药,如三仁汤(《温病条辨》)。
薏苡仁粥2(《太平圣惠方》)
本品清肺肠之热,排脓消痈。治疗肺痈胸痛,咳吐脓痰,常与苇茎、冬瓜仁、桃仁等同用,如苇茎汤(《千金方》)。
治肠痈,可与附子、败酱草、牡丹皮合用,如薏苡附子败酱散(《金匮要略》)。
薏苡瓜瓣桃仁汤(《千金要方》)
薏苡仁能解毒散结。临床亦可用于赘疣,癌肿。
薏米百合粥(验方)
薏米粥3《本草纲日》
人群宜忌
宜用体质
痰湿体质尤宜;脾胃虚弱体质尤宜
宜用病症
慢性水肿、腹泻、肺炎(黄痰)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肿瘤、赘疣、关节僵硬、风湿关节病
慎用人群
本品性质滑利,孕妇慎用
-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