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协议: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,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,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。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。

蝼蛄

类型 功效
动物类 蝼蛄 利水渗湿药

性味功效

《神农本草经》

味咸,寒。主产难,出肉中刺,溃痈肿,下哽噎,解毒,除恶疮。夜出者良。

《本草经集注》

味咸,寒,无毒。主治产难,出肉中刺,溃痈肿,下哽噎,解毒,除恶疮。

《玉楸药解》

味咸,性寒,入足太阳膀胱经。利水消脓,开癃除淋。

蝼蛄咸寒,清利膀胱湿热,消水病胀满、小便淋漓,下胎衣,平瘰疬,出针刺,拔箭镞。腰前甚涩,能止大小便,腰后甚利,能利大小便。

研细,吹鼻中,即出黄水;管吹茎内,立开小便,功力甚捷。

归经


《玉楸药解》:归膀胱经

别名

《神农本草经》
蟪蛄、天蝼、螜

常用方

-

使用注意

饮片

来源产地

《本草经集注》

生东城平泽,夜出者良,夏至取,曝干。

以自出者,其自腰以前甚涩,主止大小便。从腰以后甚利,主下大小便。若出拔刺,多用其脑。此物颇协神鬼,昔人狱中得其蟪力者。今人夜忽见出,多打杀之,言为鬼所使也。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为蝼蛄科昆虫蝼蛄的干燥全虫。夏、秋间耕地翻土时捕捉,或晚上点灯诱捕。捕得后用沸水烫死,晒干或烘干。

生活于潮湿温暖的沙质土壤中,特别是在大量施过有机质肥料的地中更多。春、秋两季,最为活动,常在晚间出动开掘土面成纵横隧道,白天隐伏洞中。趋光性强,能飞翔。

产地

加工炮制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拣净杂质,除去翅足,或焙至黄褐色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