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草药——明矾
文章协议: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,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,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。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。
类型 | 品 | 性 | 功效 | 味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矿物类 | 明矾 | 寒 | 酸 |
性味功效
《神农本草经》
味酸,寒。主寒热,泄痢,白沃,阴蚀,恶疮,目痛。坚骨齿,炼饵服之,轻身不老,增年。
《本草经集注》
味酸,寒,无毒。主治寒热,泄痢,白沃,阴蚀,恶疮,目痛,坚骨齿,除固热在骨髓,去鼻中息肉。炼饵服之,轻身,不老增年。歧伯云:久服伤人骨。能使铁为铜。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
味酸。性寒,无毒,入肺、肝二经。主寒热泄痢,白沃阴蚀,诸恶疮癣。清喉痹,除目痛,祛固热,禁泄泻,收脱肛,同皂荚,可吐风痰;和蜜蜡,能消痈肿。光明如水晶者佳。
矾石西方之色,宜入肺家;东方之味,宜入肝部。肺肝得令,而寒热诸证可无虞矣。
《长沙药解》
味酸,涩,微寒,入足太阴脾、足太阳膀胱经。善收湿淫,最化瘀浊,黑疸可消,白带能除。
归经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归肺、肝经
《长沙药解》:归脾、膀胱经
别名
白矾、枯矾
《神农本草经》
涅石、矾石、羽涅
《本草经集注》
羽泽
常用方
《长沙药解》
《金匮》矾石丸,矾石三分,烧,杏仁一分。炼蜜丸,枣核大,内脏中。治妇人带下,经水闭不利,脏坚癖不止,中有干血,下白物。以干血结瘀,脏中癖硬,阻碍经脉下行之路,以致经水闭涩不利。血瘀因于木陷,木陷因于土湿,湿土遏抑,木气不达,故经水不利。木陷于水,愈郁而愈欲泄,癸水不能封蛰,精液溢流,故下白物。矾石化败血而消痞硬,收湿淫而敛精液,杏仁破其郁陷之滞气也。
硝矾散,方在硝石。治女劳黑疸,以其燥湿而利水也。
《千金》矾石汤,矾石二两,浆水一斗五升,煎,浸脚气。治脚气冲心,以其燥湿也。
矾石酸涩燥烈,最收湿气,而化瘀腐,善吐下老痰宿饮。缘痰涎凝结,黏滞于上下窍隧之间,牢不可动,矾石搜罗而扫荡之,离根失据,脏腑不容,高者自吐,低者自下,实非吐下之物也。其善治痈疽者,以中气未败,痈疽外发,肉腐脓泄而新肌生长,自无余事。阳衰土湿,中气颓败,痈疽不能外发,内陷而伤腑脏,是以死也。矾石收脏腑之水湿,土燥而气达,是以愈也。
使用注意
《本草经集注》
甘草为之使,恶牡蛎。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
甘草为使,恶牡蛎,畏麻黄。
收敛之剂,弗宜骤用。
饮片
来源产地
《本草经集注》
生河西山谷,及陇西武都、石门,采无时。
今出益州北部西川,从河西来。色青白,生者名马齿矾。已练成绝白,蜀人又以当硝石名白矾。其黄黑者名鸡屎矾,不入药,惟堪镀作以合熟铜。投苦酒中,涂铁皆作铜色,外虽铜色,内质不变。《仙经》单饵之,丹方亦用。世中合药,皆先火熬令沸燥,以治齿痛,多即坏齿,是伤骨之证,而云坚骨齿,诚为疑也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
为矿物明矾石,经加工提炼而成的结晶。
加工炮制
《雷公炮炙论》
雷公云:凡使,须以瓷瓶盛,于火中煅令内外通赤,用钳揭起盖,旋安石蜂窠于赤瓶子中,烧蜂窠尽为度;将钳夹出,放冷,敲碎,入钵中研如粉后,于屋下掘一坑,可深五寸,却,以纸裹,留坑中一宿,取出再研。
每修事十两,用石蜂窠六两,尽为度。
又云:凡使,要光明如水精,酸、咸、涩味全者,研如粉,于瓷瓶中盛。其瓶盛得三升已来,以六一泥泥,于火畔炙之令干;置研了白矾于瓶内,用五方草、紫背天葵二味自然汁各一镒,旋旋添白矾于中,下火逼令药汁干;用盖子并瓶口,更以泥泥上,下用火一百斤煅,从巳至未,去火,取白矾瓶出,放冷,敲破,取白矾,捣细,研如轻粉,方用之。
若经大火一 ,色如银,自然伏火,铢累不失,捣细研如轻粉,方用之。
《长沙药解》
煅枯,研细用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
白矾:拣净杂质,用时捣碎。
煅白矾(又名枯矾):取拣净的白矾,置砂锅内加热溶化并煅至枯干,取出,剁块。
-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