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协议: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,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,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。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。

琥珀

类型 功效
藻菌树脂类 琥珀 安神药

性味功效

《本草经集注》

味甘,平,无毒。主安五脏,定魂魄,杀精魅邪鬼,消瘀血,通五淋。
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

味甘,性平,无毒,入心、脾、小肠三经。主辟百邪,安五脏,定魂魄,止心痛,消瘀血,利水道,通五淋,破癥结,去目翳,敷金疮。

琥珀乃松脂入地千载化成,得土既久,宜入脾家。松之有脂,犹人之有血与水也。

且成珀者,有下注之义,又宜入心与小肠。《内经》曰:“主不明则十二官危,便道闭塞而不通”,服琥珀则神室得令,五脏安,魂魄定,邪何所附,病何自生邪?于是使道通而瘀血诸证靡弗去矣。夫目得血而能视,心宁则荣和而翳何足虞?金疮者,惟患其血逆于腠尔,能止之和之,未有不瘳者也。丹溪曰:古方用以燥脾土有功,脾能运化,则肺气下降,故小便可通。若血少不利者,反致其燥急之苦。《别说》云:茯苓生成于阴者也,琥珀生于阳而成于阴者也,故皆主安心利水而治荣。

《本草经解》

气平,味甘,无毒。主安五脏,定魂魄,杀精魅邪气,消瘀血,通五淋。

琥珀气平,禀天秋平之金气,入手太阴肺经;味甘无毒,得地中正之土味,入足太阴脾经。气味降多于升,阴也。

色赤专入血分,五脏藏阴者也,血有所凝,则五脏为之不安;琥珀甘平和血,故安五脏也。随神往来者谓之魂,并精出入者谓之魄,魄阴而魂阳也;琥珀气平入肺,肺主气,味甘入脾,脾统血,质坚有镇定之功,所以入肺脾而定魂魄也。魂魄定则神气内守,而精魅邪鬼不得犯之,所以云能杀鬼魅也。

气平则通利,味甘则缓中,所以能消瘀血也。气平入肺,肺通水道,所以治五淋。

《玉楸药解》

味辛、甘,气平,入手太阴肺、足厥阴肝经。明目去翳,安魂定魄。

琥珀凉肺清肝,磨障翳,止惊悸,除遗精白浊,下死胎胞衣,涂面益色,敷疔拔毒,止渴除烦,滑胎摧生。

归经

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归心、脾、小肠经

《本草经解》:归肺、脾经

《玉楸药解》:归肺、肝经

别名

-

常用方

《本草经解》

琥珀同乳香、没药、延胡索、干漆、鳖甲,为末,治产后血晕。同丹砂、滑石、竹叶、木通、麦冬,治心火小便闭。

使用注意

饮片

来源产地

《本草经集注》

生永昌。

旧说云是松脂沦入地,千年所化,今烧之亦作松气。世有琥珀中有一蜂,形色如生。《博物志》又云烧蜂巢所作,恐非实。此或当蜂为松脂所粘,因坠地沦没耳。有煮鸡子及青鱼枕作者,并非真,唯以拾芥为验。世中多带之辟恶。刮屑服,治瘀血至验。《仙经》无正用,惟曲晨丹所须,以赤者为胜。今并从外国来,而出茯苓处永无有。不知出琥珀处,复有茯苓以否?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久凝结而成的碳氢化合物。从地层或煤层中挖出后,除去砂石、泥土等杂质。

产于粘土层、砂层、煤层及沉积岩内。产云南、河南、广西、福建、贵州、辽宁等地。

加工炮制

《雷公炮炙论》

雷公云:凡用,红松脂、石珀、水珀、花珀、物象珀、瑿珀、琥珀。红松脂如琥珀,只是浊,太脆,文撗;水珀多无红,色如浅黄,多粗皮皱;石珀如石重,色黄,不堪用;花珀文似新马尾松心文,一路赤,一路黄;物象珀其内自有物命动,此使有神妙;瑿珀,其珀是众珀之长,故号曰瑿珀;琥珀如血色,熟于布上拭,吸得芥子者,真也。

夫入药中用,水调侧柏子末安于瓷锅子中,安琥珀于末中了,下火煮,从巳至申,别有异光,别捣如粉,重筛用。

《玉楸药解》

乳浸三日,煮软,捣碎。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拣净杂质,用时捣碎研成细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