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草药——木瓜
文章协议: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,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,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。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。
类型 | 品 | 性 | 功效 | 味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果实及种子类 | 木瓜 | 温 | 祛风湿药 | 酸 |
性味功效
《本草经集注》
味酸,温,无毒。主治湿澼邪气,霍乱,大吐下,转筋不止。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
味酸,性寒,无毒,入肺、脾、肝三经。主脚气水肿,心腹冷热痛及奔豚,去湿气,调营卫,助谷气,和脾胃,止吐泻。忌犯铁器,石捣用。
木瓜之入三经,何也?《经》所谓以酸补肺,以酸泻肝,脾则受制于木,而孕育夫金者也,何弗入焉?东垣云:气脱则能收,气滞则能和,腰肾脚膝之要药也。香薷饮用之,取其专和脾胃,培植肺气,除夏间之湿,以生至微之金耳。
《本草经解》
气温,味酸,无毒。主湿痹脚气,霍乱大吐下,转筋不止。
木瓜气温,禀天春和之木气,味酸无毒;得地东方之木味,气温升达,味酸收敛。一直一曲,曲直为木,入足厥阴肝经。气味降多于升,阴也。
肝主筋,湿伤筋,筋挛则痹;木瓜温能散湿,酸能舒筋,故主湿痹。脚气者,湿侵肝络也;酸能滋肝,温能散湿,故亦主之。
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者,肝属木,木邪乘土,上吐下泄;肝主筋,筋热短缩而为之转也。木瓜入土以泻木,木平筋自舒,所以主之也。
《玉楸药解》
味酸,性涩,徽寒,入手太阴肺、足厥阴肝经。敛肠止泄,逐湿舒筋。
木瓜酸敛收涩,能敛肺固肠,燥土泻肝,治霍乱吐利、腹痛转筋,疗脚气,治中风筋挛骨痛。其主治诸病,总皆寒湿之邪,但用木瓜,终难成效。《本草》谓其性温,止泄而搪积。
木瓜鲜者,糖饯,敛肺止渴。
归经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归肺、脾、肝经
《本草经解》:归肝经
《玉楸药解》:归肺、肝经
别名
《本草经集注》
木瓜实
常用方
《本草经解》
木瓜同桑皮、大枣,治霍乱转筋。同归身、牛膝、石斛、续断、白芍、陈皮,治血虚转筋。同苡仁、白茯、白术、五加皮、石斛、萆薢、黄柏,治脚气。专为末,治杨梅结毒。
使用注意
《玉揪药解》
瓜汁寒脾,冷饮立生泄利。虽能泻肝止痛,而土虚木贼,最忌酸收。功止治标,未能无弊,何如苓、桂、姜、甘温燥之品,效大而力捷也。
饮片
来源产地
《中药大辞典》
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果实。9~10月采收成熟果实,置沸水中煮5~10分钟,捞出,晒至外皮起皱时,纵剖为2或4块,再晒至颜色变红为度。若日晒夜露经霜,则颜色更为鲜艳。
栽培或野生,分布华东、华中及西南各地。主产安徽、浙江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此外,湖南、福建、河南、陕西、江苏亦产。安徽宣城产者,习称宣木瓜,质量较佳。
产地
加工炮制
《雷公炮炙论》
雷公云:凡使,勿误用和圆子、蔓子、土伏子。其色样、外形真似木瓜,只气味、效并向里子各不同。若木瓜,皮薄、微赤黄、香、甘、酸、不涩,调营卫,助谷气;向里子头尖,一面方,是真木瓜;若和圆子,色微黄、蒂、核粗、子小、圆、味涩、微咸,伤人气;蔓子颗小,亦似木瓜,味绝涩,不堪用;土伏子似木瓜,味绝涩,子如大样油麻,又苦涩,不堪用;若饵之,令人目涩、目赤,多赤筋痛。
凡使木瓜,勿令犯铁,用铜刀削去硬皮并子,薄切,于日中晒,却,用黄牛乳汁拌蒸,从巳至未,其木瓜如膏煎,却,于日中薄摊,晒干用也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
清水洗净,稍浸泡,闷润至透,置蒸笼内蒸熟,乘热切片,日晒夜露,以由红转紫黑色为度。炒木瓜:将木瓜片置锅内,用文火炒至微焦为度。
-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