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草药——红花
文章协议: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,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,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。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。
类型 | 品 | 性 | 功效 | 味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花类 | 红花 | 温 | 活血祛瘀药 | 辛 |
性味功效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
味辛,性温,无毒,入心、肝二经。逐腹中恶血而补血虚。除产后败血而止血晕,疗跌扑损伤,疮毒肿胀,老人血少便结,女子经闭不行,催生下胎衣及死胎。酒渍用。其苗生捣敷肿毒,其子吞服数粒,主天行痘疮不出。
红花下行血海,宜入足厥阴而逐血。洁古云:苦温为阴中之阳,故又入手少阴而补血。
《本草经解》
气温,味辛,无毒。主产后血晕口噤,腹内恶血不尽绞痛,胎死腹中。并酒煮服,亦主蛊毒。
红花气温,禀天春和之木气,入足厥阴肝经;味辛无毒,得地西方之金味,入手太阴肺经。气味俱升,阳也。
肝为藏血之脏、生生之经,产后血晕口噤者,产后则肝血不藏,肝枯则风炽,所以血晕而口噤也;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,红花辛温润血,所以主之。腹内恶血不尽绞痛,胎死腹中,皆血寒不行,不能养肝之故;红花辛温,活血畅肝,所以主之也。
并酒煎服者,借酒活血润血之力也,亦主蛊毒者,辛温则散而毒可解也。
《长沙药解》
味辛,入足厥阴肝经。专行血瘀,最止腹痛。
归经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归心、肝经
《本草经解》:归肝、肺经
《长沙药解》:归肝经
别名
红蓝花、咱夫兰
常用方
《本草经解》
红花煎汁和童便服,治胞衣不下,产后血晕。同当归、生地、牛膝、白芍、益母、川芎、延胡索,治产后恶血不尽。
《长沙药解》
《金匮》红蓝花酒,红蓝花一两,酒一升。煎减半,分服。治妇人诸风,腹中血气刺痛。肝主藏血,木郁风动,肝血枯燥,郁克己土,则生疼痛。红蓝花行血而破瘀,黄酒温经而散滞也。
红蓝花活血行瘀,润燥止痛,最能疏木而清风。其诸主治,通经脉,消胕肿,下胎衣,开喉闭,苏血晕,吹聍耳。
使用注意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
长于行血,欲其补血须少用,或佐补剂。
饮片
来源产地
《中药大辞典》
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。5~6月当花瓣由黄变红时采摘管状花,晒干、阴干或烘干。
全国各地多有栽培。主产河南、浙江、四川等地。
产地
加工炮制
《中药大辞典》
拣净杂质,除去茎叶、蒂头,晒干。
-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