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草药——鳖甲
文章协议: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,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,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。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。
类型 | 品 | 性 | 功效 | 味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动物类 | 鳖甲 | 平 | 补虚药 | 咸 |
性味功效
《神农本草经》
味咸,平。主心腹癥瘕坚积,寒热,去痞息肉,阴蚀,痔恶肉。
《本草经集注》
味咸,平,无毒。主治心腹癥瘕,坚积,寒热,去痞,息肉,阴蚀,痔,恶肉。治温疟,血瘕,腰痛,小儿胁下坚。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
味咸,性平,无毒,入肺、脾二经。主骨蒸劳嗽,积聚癥瘕,息肉阴蚀痔疽,疮肿瘀血,催生堕胎,妇人五色漏下,九肋者佳。童便浸一宿,滤起,酥炙用。
《本草经解》
气平,味咸,无毒。主心腹癥瘕,坚积寒热,去痞疾息肉、阴蚀、痔核、恶肉。(醋炙)
鳖甲气平,禀天秋收之金气,入手太阴肺经;味咸无毒,得地北方之水味,入足少阴肾经。气味俱降,阴也。
心腹者,厥阴肝经经行之地也,积而有形可征谓之癥,假物而成者谓之瘕。坚硬之积,致发寒热,厥阴肝气凝聚,十分亢矣。鳖甲气平入肺,肺平可以制肝,味咸可以软坚,所以主之也。
痞者肝气滞也,咸平能制肝而软坚,故亦主之。
息肉阴蚀痔恶肉,一生于鼻,鼻者肺之窍也;一生于二便,二便肾之窍也。入肺肾而软坚,所以消一切恶肉也。
《长沙药解》
味咸,气腥,入足厥阴肝、足少阳胆经。破癥瘕而消凝瘀,调痈疽而排脓血。
归经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归肺、脾经
《本草经解》:归肺、肾经
《长沙药解》:归肝、胆经
别名
-
常用方
《本草经解》
鳖甲同牛膝、当归、陈皮、首乌、知母、麦冬,治久疟。同知母、石膏、麦冬、贝母、竹叶,治温疟。同青蒿、麦冬、五味、生地、杞子、牛膝,治骨蒸劳。
《长沙药解》
《金匮》鳖甲煎丸,鳖甲十二分,柴胡六分,黄芩三分,人参一分,半夏一分,桂枝三分,芍药五分,阿胶三分,干姜三分,大黄三分,厚朴三分,葶苈一分,石韦三分,瞿麦二分,赤硝十二分,桃仁二分,丹皮五分,乌扇三分,紫葳三分,蜣螂六分,鼠妇三分,蜂窠四分,䘌虫五分。为末,煅,灶下灰一斗,清酒一斛五斗,浸灰,候酒尽一半,入鳖甲,煎化,取汁,入诸药中,煎为丸,梧桐子大,空心服七丸,日进三服。治病疟一月不差,结为癥瘕。以寒湿之邪,客于厥阴少阳之界,阴阳交争,寒热循环。本是小柴胡加桂姜证,久而不解,经气痞塞,结于胁下,而为癥瘕,名曰疟母。此疟邪埋根,不可不急治之也。鳖甲行厥阴而消癥瘕,半夏降阳明而松痞结,柴胡、黄芩,清泻少阳之表热,人参、干姜,温补太阴之里寒,此小柴胡之法也。桂枝、胶、芍,疏肝而润风燥,此桂枝之法也。大黄、厚朴,泻胃而清郁烦,此承气之法也。葶苈、石韦、瞿麦、赤硝,利水而泄湿,丹皮、桃仁、乌扇、紫葳、蜣螂、鼠妇、蜂窠、䘌虫,破瘀血而消癥也。
升麻鳖甲汤,方在升麻。用之治阳毒、阴毒,以其排脓秽而行血瘀也。
鳖甲化瘀凝,消癥瘕而排脓血,其诸主治,下奔豚,平肠痈,疗沙淋,治经漏,调腰痛,敷唇裂,收口疮不敛,消阴头肿痛。
醋炙焦,研细用。
使用注意
《本草经集注》
恶矾石。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
恶理石、矾石。
癥瘕勿食,恐益其疾。孕妇勿食,恐短子项。同鸡食成瘕,同鸡子食能杀人,同苋菜食生血。鳖同芥子食发恶疾,不可不慎。
饮片
来源产地
《本草经集注》
生丹阳池泽,取无时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
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背甲。3~9月捕捉。捕得后,砍去鳖头,将鳖身入沸水内煮1~2小时,至甲上硬皮能脱落时,取出,剥下背甲,刮净残肉后晒干。
多生活于湖泊、小河及池溏旁的沙泥里。6~7月间产卵。分布很广,由东北至海南岛以及湖北、安徽、四川、云南、陕西、甘肃等地均有。主产湖北、安徽、江苏、河南、湖南、浙江、江西等地。此外,四川、福建、陕西、甘肃、贵州亦产。以湖北、安徽二省产量最大。
产地
加工炮制
《雷公炮炙论》
雷公云:凡使,要绿色、九肋、多裙、重七两者为上。
治气、破块、消癥、定心药中用之,每个鳖甲,以六一泥固济瓶子底了,干,于大火,以物搘于中,与头醋下火煎之,尽三升醋为度,乃去裙并肋骨了,方炙干,然入药中用。
又治劳、去热药中用。依前泥,用童子小便煮昼夜,尽小便一斗二升为度,后去裙留骨,于石上捶,石臼中捣成粉了,以鸡䏶皮裹之,取东流水三、两斗,盆盛、阁于盆上一宿,至明,任用。力有万倍也。
《长沙药解》
醋炙焦,研细用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
鳖甲:用水浸泡,去净皮肉,洗净,晒干。
醋鳖甲:先取净砂入锅内炒热,然后加入净鳖甲,炒至表面微黄色为度,取出筛去砂子,置醋盆内略浸,取出,用水漂洗,晒干。(每鳖甲100斤,用醋30斤)
-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