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草药——小麦
文章协议: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,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,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。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。
类型 | 品 | 性 | 功效 | 味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果实及种子类 | 小麦 | 安神药 | 甘, 微苦 |
性味功效
《本草经集注》
味甘,微寒,无毒。主除热,止烦渴咽干,利小便,养肝气,止漏血、唾血。以作麹,温,消谷,止痢;以作面,温,不能消热止烦。
《本草经解》
气微寒,味甘,无毒。主除客热,止烦渴咽燥,利小便,养肝气,止漏血唾血,令女人易孕。
小麦气微寒,禀天冬寒之水气,入足少阴肾经;味甘无毒,得地中正之土味,入足太阴脾经。气味降多于升,阴也。
客热外热也,小麦味甘而润,润则阴生,故除客热。少阴之脉络咽,水不制火,则烦渴咽干;小麦气寒,则壮水清火,故止烦燥。
肾与膀胱为表里,气寒益肾,则膀胱热退而小便利矣。肾水足则生肝木,木滋则气平,所以养肝气也。脾统血,血热则妄行,下漏上吐矣;味甘益脾,气寒清热,所以止唾漏也。甘润益血,女人以血为主,血足所以易孕也。
《长沙药解》
味甘、微苦,《素问》:肺色白,宜食苦,麦、羊肉、杏、薤皆苦。小麦是手太阴药。入足太阴脾、足阳明胃、手太阴肺经。润辛金之枯燥,通壬水之淋涩,能清烦渴,善止悲伤。
归经
《本草经解》:归肾、脾经
《长沙药解》:归脾、胃、肺经
别名
-
常用方
《本草经解》
小麦同通草,治五淋腹满。同甘草、大枣,治女人脏燥悲啼。
《长沙药解》
《金匮》甘麦大枣汤,甘草三两,小麦一升,大枣十枚。治妇人脏躁,悲伤欲哭,数欠伸者。以厥阴风木之气,最耗精血,风动而伤肺津,金燥则悲伤欲哭。五脏之志,在肺为悲,在肾为恐。五脏之声,在肺为哭。盖肺金燥降,则化肾水,物情喜升而恶降,升则得意而为喜,降则失意而为恐,悲者,恐之先机也。阳气将降,则生欠伸,欠伸者,阴引而下,阳引而上,未能即降也。义详《灵枢·口问》。甘草培土,大枣滋乙木而息风,小麦润辛金而除燥也。此与消渴,俱厥阴病。
小麦粥生津止渴,除烦泻热,白术散,方在白术。用之治心烦作呕,以其清心而除烦也。枳实芍药散,方在枳实。用之治痈脓,以其泻热而除湿也。
使用注意
饮片
来源产地
《中药大辞典》
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种子或其面粉。
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
产地
加工炮制
-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